迷你世界氧气豆怎么种植
本文目录
大蒜豆怎么种植
1、种前整地:大蒜栽种适合挑选富饶、绵软且排水管道良好的沙质土壤,尽量不要连茬,一般深耕细作在15-20cm前后,融合深耕细作亩施农家肥料1000-1500KG上下,筑2米长畦,再挖好排水渠,畦面必须保证整齐、绵软。
2、播种时间:最好是选择抗旱性很强的大蒜种类,一般作大蒜栽种的,以每一年的九月上中旬至十月上旬播种最合适,最晚不得超过十月中下旬。假如是作为韭菜苔栽种的,以每一年八月中旬播种最合适。播时刻种采用穴植,每穴2—3瓣,间隔17×20cm,深层维持在0.02-0.3m,播种后应遮盖一层草灰或浇上一层细砂浆。一般亩播种量在120-140千克上下。
3、施肥管理:上肥主要包括底肥、苗肥、腊肥、抽薹肥及叶片喷肥几类。底肥:在翻耕前,1亩能施硝酸钾20-25KG,氯化钠4-5KG,磷肥8-10KG,或是复混肥15-20KG。苗肥:一般是在刚发芽后三叶初这一阶段,1亩能施入畜粪尿1500-2000KG,还要对加5千克上下尿素溶液。腊肥:则在今冬至节气翌春给农作物追肥的一次补肥,一般一亩施硝酸钾10千克上下,人和动物粪1000-1200KG。抽薹肥:大蒜在抽薹期环节,能够1亩施尿素溶液15KG。叶片喷肥:当大蒜处在极速膨大期后,1亩可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最好是在谷雨前后喷洒。
4、田间管理:当大蒜齐苗后可以用竹条开展移栽、移苗。在移苗后上肥应当及时翻土锄草。小寒前后左右翻土一次,翌春二月中下旬立即疏通排污沟,如果遇见旱灾的气候,一定要沟灌开展耐旱。
5、防治病虫:大蒜最主要的病虫害有疫情及咖啡豆象。一般1亩可以用25%三唑酮100克对水50KG喷雾器预防疫情,大蒜咖啡豆象可以用磷化铝每立方3—5克熏蒸消毒预防。
6、及时采收:蒜苗的采摘一般于每年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当蒜苗上端往下弯折时,或抽出来叶顶0.1米左右一定要及时开展采摘,并削净蒜蒂,就近摊晒2-4多天,随后储藏。
7、温度:大蒜喜湿冷的自然条件,其自然环境的温度最少为-5℃,最大为26℃。大蒜根据休眠状态后,在3-5℃时就能萌芽期生根,根茎生长适合温度为12-16℃。枝干和鳞茎生长发育适合温度为15-20℃,当超出26℃时,大蒜植物生理学失衡,根茎慢慢变枯,地底鳞茎还会停止发育,到了冬天均值温度在-5℃以内的地域,秋种的大蒜不可以当然过冬。大蒜植物在0-5℃超低温范畴,通过30-40多天进行春化作用。
8、光照:进行春化的大蒜在长日照及相对较高的温度标准下能会开始花蕾和鳞芽分裂。在短日照而湿冷的环境中,只适合根茎生长。鳞芽产生会受到抑止,所以不管春耕或秋种,都经过超低温及长日照的前提条件。
9、水分:大蒜是浅根茎农作物,喜潮湿的环境怕旱灾。所以在播种前后左右对土壤温度要求很高,使之快速萌芽期生根,小苗早期尽量减少注水,提升中耕松土,推动其根茎发展趋势,避免种瓣湿烂。到枝干伸长期性和鳞茎彭大期,是大蒜成长发育的充沛环节,都是需水数最多的环节,规定土壤常常维持潮湿情况,而贴近成熟后则需要减少土壤环境湿度,以防由于高低温、持续高温及氧气不足造成大蒜烂脖散瓣、葱子发黑、减少质量。
10、土壤及营养:大蒜对土壤类型规定并不到位,而以富饶的粉土最合适,松散透气性,锁水排水管道性价比高的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有益于鳞茎成长发育,大蒜大且工整,品质高,产量高。土壤ph酸碱度最适值为ph5-6,过酸根端变宽,终止增加生长发育,过碱则种瓣易烂,小头部和独瓣蒜增加,减少生产量。
求蘑菇的种植技术
蘑菇是栽培最普遍的食用菌,其肉质细腻,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是色香味俱全的营养菜肴。蘑菇可利用冬季各种闲置房舍进行栽培,取材容易,成本低,不与粮食作物争地,收益大。因此,栽培蘑菇可使农民冬闲人不闲,充分利用农副业的各种副产品,增加经济收入。蘑菇栽培结束后废弃的培养材料,是一种肥效很高的有机肥。下面壮乡新农来分享蘑菇的种植技术。
1.蘑菇生长发育需要的适宜环境条件
蘑菇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养料、空气、温度和水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蘑菇生长良好,发育正常,产量高,质量好。
①养分:蘑菇是腐生真菌,必须从培养料中吸取现成的营养进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可从经过发酵的各种畜粪、稻草、麦秆中获得。
②温度:蘑菇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收获部分)的形成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6~32℃,最适宜温度是20~25℃。
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8~20℃,最适宜温度是13~18℃。高于18℃,菇体生长快,菌柄细长,皮薄易开伞,质量差;低于12℃,菇体生长缓慢;遇到骤然高温,日平均温度超过22℃时,极易引起小菇死亡。
③水分:蘑菇菌丝体与子实体要求的湿度不同,在菌丝体生长阶段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低。培养料的含水量为55%~60%菌丝体生长旺盛。培养料过干,菌丝长势弱;培养料过湿,通透不良,菌丝易萎缩死亡。
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即出菇期间,需要较高的湿度。一般以培养料表层的含水量为60%~65%时,覆土层的含水量为18%~20%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最适宜。培养料表层湿度过低,子实体不易形成。覆土层过干,菇体瘦小,产量低;过湿,特别是浇水过量时,水分渗透至培养料中,会使菌丝体萎缩。
④空气:蘑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需要充足的氧气。而蘑菇的生长环境,容易积累二氧化碳,以致氧气不足,妨碍蘑菇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必须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排出二氧化碳,保证有充足的氧气。
⑤酸碱度(pH)值:蘑菇生长需要中性至微碱性的环境,培养料的pH值为7.0覆土层的pH值为7.5较为适宜。这样的酸碱度既能使蘑菇的菌丝体正常生长,同时又能抑制杂菌的滋生。
⑥光照:蘑菇的生长发育不需要光照。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的子实体颜色洁白、品质好。
菇房是蘑菇生长的场所,合理的蘑菇房结构,可以为蘑菇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生长条件,促进蘑菇的生长发育。在农村,蘑菇栽培主要是在冬季,利用旧仓库、旧房舍,经过改造,提高保温能力,避免菇房温度急剧变化。菇房的建造应考虑以下几个
①菇房的方位:最好是坐北朝南,选择交通方便、离堆肥场地较近以及近水源、环境清洁的地方。
②菇房的规格:家庭种植,菇房面积可在20~40平方米之间,高3.5~4.0米,菇架层次多可加至5~6层,宽4.5~5米。屋内用石灰粉刷,堵塞漏风处;地面要光洁,最好铺水泥,便于消毒灭菌。
③菇房门窗设置:菇房的通风设备有门窗和抽风筒,应正确搭配,使菇房既能通风、更换空气,又能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菇床上。一般设置上、下窗,上窗在屋檐下,下窗离地面10厘米;窗宽0.4米、高0.5米,装上纱窗,最好装上玻璃窗或木板窗。窗外均要挂草帘,避免风直接吹到菇床。在走道中间的屋顶上装抽风筒,一般高1.3~1.7米,下口直径0.5米,上口直径0.25米,顶端装风帽。
④床架排列与结构:最好采用车厢式,菇架在两旁,中间为人行道。床架每层相隔0.7米,底层离地面0.3米,一般3~4层为宜,上层离屋项1米。床架之间走道0.7米,床面宽1.3~1.5米,便于操作。菇床材料可用木条、竹片、麻秆、水泥板柱等搭架。
蘑菇也可在冬闲田上建简易菇棚栽培。选地势较高的水稻田,晚稻收割后,在田的四周挖排水沟,然后筑畦,畦宽1米左右,东西向,两时间开一条宽0.5米、深0.3米的作业沟,两畦为一棚。畦的两边用粗竹杆作支柱,中柱高出地面1~1.3米,边柱高0.8米。各排支柱用竹杆和塑料绳扎成支架,上面扎成拱型。拱架上盖薄膜,靠地处用泥土压紧。棚两头各设一棚门,外挂草帘。畦两头各砌高约0.5米的土墙,以挡风和遮光。最后在薄膜上覆盖稻草帘,即成菇棚。
培养料是蘑菇生长的“粮食”,通常由稻草、麦秆、粪肥和少量麸饼肥或工业氮肥混合堆制而成。通过堆制,使培养料中的养分便于吸收利用,还可杀死害虫和杂菌,创造适合蘑菇生长的环境。因此,培养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蘑菇的质量好坏和产量的高低。
①材料的准备:各地可因地制宜,收集猪、牛、马、鸡、鸭、兔等粪肥。湿粪可堆成一堆,拍紧并覆盖防雨;也可随时收集随时晒干贮存。所用的稻草和麦秆应晒干贮存,凡已发霉、腐烂的都不能使用。
②培养料的配方:培养料的配合比例适宜,才可获得营养全面、适合蘑菇生长的优质培养料。一般每平方米栽培面积用粪、草料40~50千克。常用堆料配方如下:稻草175kg,牛粪日325kg,花生麸7.5kg,尿素3kg,石灰8kg,过磷酸钙5kg,生石膏6kg,碳氮比30:1。
③培养料的堆制:主要做到“一湿二调”,在堆料前7天将干粪研碎过筛,用等量水调湿后堆好,4天后翻一次;稻草则在堆料前2~3天,切成30厘米长的草段,浸入石灰池、粪池、池塘或河湾中。然后选用排水良好的地坪建堆。底层铺20厘米厚的稻草,上铺5~7厘米厚牛粪,再铺一层13~17厘米厚的稻草,依次堆至高度为1.5米,堆宽2.3~3.5米,边堆边用调匀的石灰水浇上去,下层少浇,上层多浇,做到“一湿”。堆中每隔1米插1根10厘米粗的木棒,堆完后拔出,成为通气孔,上盖塑料薄膜,但不堵塞通气孔。堆制4~5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将粪草料抖松,但不要破坏粪草层次,分层撒入石灰粉,浇足水分。第二次翻堆,为“二调”阶段,堆宽缩至2米,堆高降为1米,将粪料抖松,干的地方浇水。4天左右进行第三次翻堆,用手握料,指缝间有1~2滴水滴出为适宜湿度。3天后进行第四次翻堆,检查堆料质量,若料呈咖啡色、有弹性、握紧有水而不下滴、无粪臭、无杂菌,即为合格。然后喷0.5%敌敌畏并盖上薄膜;2天后,若酸碱度合适,即可进房。
(1)菇房消毒:为防止杂菌侵染,新旧菇房都要严格消毒。旧菇房如果是泥土地,要铲去10厘米表土,撒上石灰,再填上新泥压实。每年蘑菇生产结束后,要及时拆下床架材料,放在水中浸10天,捞起晒干,再用石灰水洒一遍;水泥床架,只须洗刷干净,用5%~10%漂白粉水消毒即可。培养料进房前,菇房要用漂白粉水喷洒,或用硫磺或福尔马林熏蒸。把进房时盛料的工具一并放入房内熏蒸,关闭通气窗口,把硫磺投入火炉,每平方米用量10克或将高锰酸钾放入福尔马林容器中,每平方米用高锰酸钾1克,福尔马林5毫升关紧房门,闷24小时,即可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2)接种:培养料一般在10月份进房。铺料要求厚薄一致,一般15~18厘米。
①菌种选择:选择菌丝生长正常、麦粒种不退化、不结块、不吐黄水、无杂菌、无病虫害的菌丝;粪草种呈棕褐色,有浓郁的蘑菇香味。购回后,贮存于通风、荫凉干燥处。
②接种前准备:接种前一天,拔出菌种瓶塞,蘸少许敌敌畏原液,再塞好,消毒一夜。挖种用的工具切忌油污,接种人员的手和菌种瓶外壁要用5%新洁尔灭洗过,或用0.3%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进行消毒。
③接种:每平方米用种量,粪草种为2~3瓶,麦粒菌种为1~1.5瓶。株行距为10厘米,用手指在培养料上戳3厘米深的小穴,放入菌种,然后再用培养料压贴,注意让一些菌种露出料面。麦粒种也可分层接种。
蘑菇接种后的管理,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接种后至覆土前的管理:这个时期主要是促进菌种萌发、菌丝生长,管理的关键是抓好保温、保湿、通风技术,保持温度在23℃~25℃,床面空气湿度为80%逐步增加通风换气的程度。接种后3天密闭门窗,保证菌种萌发增殖,第三天检查菌种成活情况,观察种穴中菌种露头部分,有短绒毛状菌丝,表示成活。没有成活的5天后再检查,不萌发的就须补接。以后要加强通风换气,白天开窗通风换气,晚间闭户保温。通风可使料面干燥,迫使菌丝往深处生长。总之要根据菌丝生长及天气变化情况灵活掌握。
②覆土至出菇前的管理:通过覆土,改善料层的湿度和通气条件,促使菌丝发育出菇;覆土还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刺激子实体的形成。覆土一般在接种后12~15天进行,用土粒覆盖。选用种绿肥的水田表土10厘米以下或塘泥等不易板结、保水性好的泥土,于晴天挖出,晒干后敲打成直径2厘米的土粒,把细小碎土粉末过筛后得土粒。一般覆土粒2层,下层土粒粗2厘米左右,厚4厘米,上层土粒粗度为1厘米,厚1厘米。覆盖后喷水调节湿度。覆土后3天内,用石灰水少量多次调湿,要求手指捏土粒时,土粒扁而不碎也不粘手为好。从覆土到出菇一般要经过15~18天,这段时间土粒均要保持上述湿度。覆土后12~14天,菌丝若已长到粗土上,先端呈扇形时,就要喷结菇水,水量是平时的2~3倍。喷水后停止2~3天,形成小菌孢后,再恢复正常的喷水,随菇的生长,逐渐增加喷水量。喷水要均匀,气温高时在早、晚喷,气温低时在中午喷。
③出菇期管理:从播种到出菇,需30~40天。出现小菇蕾后,逐渐增加喷水量和通风量;随蘑菇的多次采收,菇量减少,水量相应减少。床面无菇时,可停喷水1~2天。当小菇再出现,又逐渐增加喷水量。出菇期间,应根据天气情况,开闭门窗,加盖树枝或喷水降温,稳定菇房温度,避免气温的变化,不使菇房温度上升到25℃以上或降至5℃以下。出菇期间的水分管理对产量和质量的高低影响很大。要注意调节菇房相对湿度,使之稳定在80%~85%。
④追肥:在产菇的中、后期,向菇床喷施一些营养液,对产量的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在床面无菇时,用0.2%的尿素液隔2~3天喷1次,可使菇体肥厚。也可用新鲜菇脚5千克洗净,加水5千克煮沸15分钟,滤液加水45千克,制成10%的菇脚水,经常喷施于菇床表面,对小菇生长有促进作用,且能延长出菇高峰期。
菇房条件良好,易滋生杂菌和害虫,严重影响蘑菇产量和品质。要防治病虫害,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培养料堆制到播种的各个生产环节,都要按规定严格消毒;其次要加强菇房管理,形成一个有利于蘑菇生长而不适于病虫害生长的环境。一旦发生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易感染的病菌、害虫及其防治措施如下:
①胡桃肉状菌:易在出菇前期和出菇旺期发生,发生时床面上出现白色圆圈的绒毛状菌丝,有漂白粉臭味,随后形成许多白色或淡黄色米粒大小的颗粒,最后变褐色,形似胡桃。预防措施是烧毁菌种中白色不规则的纽结物,菇房、原料、用具应进行严格消毒。一旦发病,病区应停止喷水,撒上石灰粉。
②白霉菌和绿霉菌:常于播种到出菇前的高温高湿时发生。白霉菌出现时菌丝白色,密而短,后呈面粉状;绿霉菌出现绿色病斑。发现后用摄子捡出烧毁,并加强通风,病区撒上石灰粉。
③菌風:多发生在接种后。一旦发现,应在覆土前将其消灭,每110平方米菇房内用1千克80%敌敌畏熏蒸24小时,隔2~3天,再熏蒸一次。预防应以彻底消毒菇房、菌种和各种工具为主。
④红蜘蛛:培养料进房后,料面上的红色小虫即是红蜘蛛,防止方法与菌風相同。
⑤菌组:多发生在菌盖与菌柄交接处。可用0.1%鱼藤精或0.2%乐果喷杀防治。
以上是我对蘑菇种植技术的分享,蘑菇种植想要获得高产量,对病害的防治与种植管理都非常严格。同时对蘑菇的适时采收也很重要,蘑菇要适时采收。采收过早,菇小产量低;采收过迟,易开伞,品质差。高温或出菇很密时,可采可留的菇,应该立即采收。每天应早晚各采收一次。
红蛆是怎么养出来的
在避风当阳的池坡设置数口缸、盆、土垸(铺垫塑料薄膜)作为养蛆的容器。
向容器中加人含水量70%左右的猪粪、鸡粪、豆揸、麦麸等,搅拌均匀;再加上10厘米左右的屠宰下脚料、死鱼之类,在容器口上盖上有利苍蝇进出的带孔薄膜,群蝇闻腥臭进入摄食、产卵,4~5天孵出幼虫。
可将幼蛆分养其他容器,添加新的营养物,使幼蛆长大成熟,提高单产。
在培养过程中,每天清除残粪渣2次,保持容器中粪料10-15厘米厚,同时要翻动粪料1~2次,以排除废气,增加氧气。
当幼虫摄食减少,开始排液,接近成熟之际,可连同粪渣倒人铁丝网筛中,经光照增强,迫使幼虫下落,用以直接喂养鱼、蛙、禽,或用开水泡死,晒干备用。
把土豆、糠麸烫熟后搅拌成糊状,加人不能吃的鱼头、死鱼、猪下水、羊下水、鱼卵鱼肠子等发臭的动物尸体或下脚料,浇上点尿,然后把这些引诱物放到黑色瓦罐或黑瓷缸里,引诱苍蝇来产卵。
文章分享结束,迷你世界氧气豆怎么种植和大蒜豆怎么种植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